琉璃瓦與普通陶瓦在瓦坯所用原料上相同又不相同。相同是指用的均為泥土,不同之處是琉璃瓦坯的土質比普通陶瓦要求更高。琉璃磚瓦的胎質在北方稱「坩子土」,在南方稱「白土」,江蘇當涂縣所產的白土質量最好,燒成后的琉璃磚瓦,其胎均呈白色。明代先后在南京和北京大規模建筑朝廷宮 殿,所用琉璃構件的原料都取自當涂縣。其他在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四川等 地也有此類白土,它的產地分布較廣。
白土自山中挖出后,先將土碾成細末,再注水和成泥漿,以人腳踩踏使之柔潤黏合,隨后置于陰涼處供制作各種琉璃制品的坯胎。將制作好的琉璃構件坯胎晾干后放進窯中,第一次進窯燒時不上釉料,稱為「素燒」。素燒 用煤或木柴作燃料,經高溫燒 2~3 天,再冷卻 1~2 天出窯。在經過素燒成形的磚瓦等制品表面涂上釉料,根據構件的需要,不同成分的釉料可以燒出不同的色彩。將上過釉的構件再放入窯中經低溫燒制出窯,即成為表面堅硬并有光澤的琉璃制品。
琉璃制品是隨著各地的工程建設而發展的,為了施工方便,燒制琉璃的窯址多設立在工程所在地的附近。明朝初年,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,為了適應南京宮城建設,在南京聚寶山和當涂縣青山都設有專門的御窯。明永樂帝將都城遷往北京,重新建造宮城,于是在京郊海王村設窯燒制琉璃磚瓦, 為了保證質量,所用陶土都不遠千里自江蘇當涂運來。
明朝中葉以后,嘉靖至萬歷年間,由于社會相對穩定,經濟得到發展,各地民間大量修筑寺廟,促進了琉璃構件的需求提升,于是在山西、山東、河北、河南等地的城鄉出現了一批大大小小的窯場。尤其是山西,由于當地 盛產燃煤與陶土,琉璃業得到了很大發展,在晉中的平遙、介休、文水,晉 東南的陽城等地均有大批民間窯場,為各類建筑提供了各式各樣的琉璃構件。
如今我們在平遙城內的中心市樓和城隍廟屋頂上,以及介休城內的后土廟各殿堂的屋上,都可以見到五彩繽紛的琉璃瓦、琉璃吻獸。介休縣張壁村是一個不大的鄉村,在村的東、西寨墻上各有一座小廟,就在這兩座小廟 堂的屋頂上各有一條完全用琉璃磚瓦鋪建的正脊,脊中央用樓閣、麒麟、大象、寶瓶組成「三山聚頂」的裝飾,脊兩頭為龍頭形的正吻,還有騎著戰馬在脊上奔馳的武將。這些構件由黃、綠、藍、白諸色琉璃組成,特別是藍色近似孔雀翼毛之色,比普通藍色更鮮艷亮麗,故稱「孔雀藍」,在小廟檐廊 里還立著一座用琉璃磚貼面的石碑。從以上這些寺廟、市樓建筑上可以看到 明、清時期當地琉璃窯業的發達,是當時山西的一項重要手工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