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瓦的歷史---北京紫荊城的琉璃瓦
明成祖永樂皇帝登基后,將都城由南京遷至北京,并在元大都宮城的基地上重新建造新的宮城——紫禁城。紫禁城占地 72 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超過 16 萬平方米。如果我們站在北京景山頂上向南俯視紫禁城,可以看到數百幢的宮殿建筑屋頂幾乎全部用黃色琉璃瓦鋪設,在陽光照耀下像是一片熠熠發光的黃色海洋。琉璃瓦質地堅實,表面有一層光亮的釉質,抗水性強,能夠長期使用不易損壞,這自然成為宮殿屋頂首選材料。
為什么選用黃色琉璃瓦?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把五種原色和五個方位互相組合,成為東方藍、西方白、南方赤(紅色)、北方玄(黑色)、中央為黃色。黃色居中,又是土地之色,在以農業為本的中國封建社會,自然將黃色視為「正色」,中和之色,位于諸色之上,由此奠定了黃色的神圣地位。在紫禁城之西的社稷壇是皇帝行祭拜社稷之禮的地方,高出地面的四方形祭臺上鋪著由全國各地取來的土,象征著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」。土分五色,赤、青、黑、白各據一方,黃色土被放在中央。自唐朝開始,黃袍成為皇帝的 專用服裝,「黃袍加身」意味著登上皇位?;实鄣奈母娣Q「黃榜」,皇帝專用乘車稱「黃屋」等。連土生土長的道教也崇尚黃色,把道教神仙的神諭寫在黃紙上。
一種色彩的比喻和象征性是帶有地域性的,是與一個地域、民族的歷史、文化密切相關的。在中國具有神圣意義的黃色在西方卻具有完全相反的意義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巨匠達·芬奇創作的著名油畫《最后的晚餐》,其中圍在餐桌四周的眾人皆穿的是紅色、藍色服裝,唯獨背叛耶穌的猶大身著黃衣。在當時歐洲人的心目中,黃色具有背叛的意思。
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,歐美國家一些報社為了爭取讀者擴大銷售量,在報刊上發表一些有關暴力、色情的消息,甚至無中生有地編造假新聞,為了減少視力的疲勞,專用一種淺黃色的紙張印刷這類文章。這種做法引起了社會輿論的批評,將它們稱為「黃色報紙」「黃色新聞」,所以逐漸形成了用「黃色新聞」代表有低級、暴力、色情等內容的新聞的情況??傊S色被賦予了與神圣相反的、負面的象征意義。
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相當于中國明王朝的初期和中期,但即使《最后的晚餐》將黃色作為叛徒猶大的服色,也無法否定黃色在中國的神圣地位。所以紫禁城還是用了一片黃色的琉璃瓦,它以明亮的色彩,在藍天的對比和襯托下,表現出一種封建皇帝所祈求的鮮艷、濃烈與囂嘩。
在龐大的紫禁城宮殿群中也可以找出幾處不全用黃琉璃瓦頂的處所,例如宮城中幾處園林和專作藏書的文淵閣。園林是供帝王和皇子、后妃休息游玩的場所,在這里有栽植的樹木、花草,有石堆的假山,挖掘的水池,還在其中修建亭、臺、樓閣。御花園是宮城中最大的御園,由于位居紫禁城中軸的北端,所以還維持著左右對稱的布局,但是在一些亭榭建筑上中心用了綠色琉璃瓦,四邊用黃琉璃瓦鑲邊,稱為黃瓦「剪邊」。宮城內另一處花園位于寧壽宮西側,寧壽宮是乾隆皇帝 專為他退位當太上皇時使用的宮殿。乾隆一生酷愛園林,所以在宮旁小塊地上專門修造了一處園林,俗稱「乾隆花園」。在這座小園的多座軒閣亭廊上用了不同色彩的琉璃瓦,有黃瓦綠剪邊的,有綠瓦黃剪邊的,還有藍瓦黑剪邊的,由于用了這些多彩的琉璃瓦,所以建筑與四周的植物、堆石更為和諧,使園林整體環境更顯活潑生動。
文淵閣為紫禁城中存藏圖書和供皇帝讀書的地方,閣高兩層,面寬五間,在屋頂上卻鋪著黑色琉璃瓦,我們考察遼寧沈陽清朝初期的宮殿群也有這樣一座存藏圖書的「文溯閣」,它的屋頂上也鋪的是黑色琉璃瓦,這自然不是偶然現象。因為中國古代建筑為木結構,最怕火災,存藏書的建筑就更怕火災,而黑色在五色中居北方位置,與五行中的水相應,四神獸中的水生動物龜也處于這個位置,稱為玄武,所以黑色具有水的象征意義,水能克火,因此在文淵閣、文溯閣的屋頂上都用了黑色琉璃瓦。文淵閣四周植四季常青的松樹,閣前有池水,具有園林的環境,所以文淵閣不用紅色柱子而用了綠色立柱,屋頂的黑色瓦特別用了綠色的剪邊,黑綠二色與青松、綠水相配,創造出一種寧靜的讀書環境,在輝煌、熱鬧的宮殿建筑群體中,成為一處特殊的所在。